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马蹄形器,高9.5cm,上口9-7.1cm。下口6.9-5.5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器以青色玉料制成,筒状,表面有蚀斑,下口处呈褐色,略有伤缺,壁较薄,表面光滑。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
玉环,外径9cm,孔径6.2cm,厚1.3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环因沁蚀成牙色,外沿薄,近孔处较厚,剖面近于三角形。此环造型规矩,素面无纹,磨制光润。 含山文化出土环形器多件,唯此器最精美。玉环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曾有多处出土,数量较多,但剖面呈三角形的非常罕见,它对后世特别是战国时期玉环的影响颇大。 此玉环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勺,长16.5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勺玉料呈灰白色,局部颜色因久埋而产生变化。此勺出土时断为数段。勺形窄而长,头部似舟,池部为下凹的弧形曲面,勺柄细长,近似片状,表面下凹,端部略宽,有一孔。 此玉勺工艺精致,边沿光滑平整,两侧对称性良好,勺头及柄部的凹面应为砣具砣出。其工艺水平与近代琢玉的差别不是很悬殊。勺柄较长,可以远伸,但薄而易折,使用时必须谨慎,因而不是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餐具...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
玉立人,高9.6cm,肩宽2.3cm,厚0.8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
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1.4cm,宽8.3cm,厚0.7cm 玉板片状,中部微隆起,边缘呈阶状凹下。玉板表面饰有阴线琢出的环形图案及放射形的箭头状图案。 此玉板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时夹于玉制的龟背甲及腹甲之间,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对于图案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上古之时的河图、洛书,或认为是文字产生前的八卦图像,...
故宫博物院所藏玉器按时代可划分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在元代以前玉器中有当代考古发掘的精品及传世古玉中的珍品,包括了新石器时代至元代各历史时期的典型作品,其中一些精品原为清代宫廷珍藏,世所罕见。明代玉器多数为明宫遗存及清代宫廷的收藏,是研究明玉最重要的材料。大量的清代玉器主要为清代宫廷用玉及各级官吏进贡的玉器珍玩,囊括了清代玉器的方方面面,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玉器的制造、使用和文化内...
故宫博物院收藏古代玉器约三万件,主要源于清宫遗存。这些玉器品种齐全,工艺精湛。 故宫博物院所藏玉器按时代可划分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在元代以前玉器中,有当代考古发掘的精品及传世古玉中的珍品,包括了新石器时代至元代各历史时期的典型作品,其中一些精品原为清代宫廷珍藏,世所罕见。明代玉器多数为明宫遗存及清代宫廷的收藏,是研究明玉最重要的材料。大量的清代玉器主要为清代宫廷用玉及各级官...
1月7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对展览设备进行维护。当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试行淡季周一闭馆半天。为加强对故宫古建筑和文物藏品检查保养,定期对展览设备及服务设施进行维护,故宫博物院自201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淡季)期间试行每周一下午(不含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半天。每周一上午8点半开馆,中午12点闭馆,11点停止售票。中新社发 刘关关 摄 香港中通社9日刊出特稿说,2011年,盗窃门、...
该摹本是日本国内的私人收藏品,并不见于中国历代著录。文字为“(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和摹本一起的还有幕府末期至明治时期的书法鉴定家古笔了仲写的“小野道风朝臣”的鉴定书,因起首有“大报”二字,此帖也被称为《大报帖》。 ■ 日本称新发现王羲...
桐荫仕女图玉 清乾隆玉笔洗 乾隆工白玉蝉 现在我们常说“手机控”、“游戏控”、“包包控”等等,“控”有指人沉浸其中,似乎被物所役的意思。如果要用这个“控”字去给乾隆“贴一下标签”,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玉石控...
11月28日,观众在华西村博物馆内参观。当日,江苏华西村重要文化工程“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首届华西文化艺术节同时开幕。华西村博物馆由1比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馆内设书画馆、古陶瓷展区、工艺美术精品展区和文化艺术创作馆,珍藏、展示名家大师的字画、雕刻、玉器、瓷器、绣品、金属工艺品等万余件(套)。村里将以博物馆为...
节目现场 央视网消息: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昔日皇室禁地如何变身成了普通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博物院?故宫中有多少珍宝?故宫文物的数量在增加,还是在减少?不断刷新历史记录、越来越多的故宫游客到故宫最该看什么?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沈阳故宫,如何构成不可分割的“大故宫”?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故宫的当代价值》,以开放的视野带您重新认识今日故...
2002年,在做了3年零9个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后,时年55岁的郑欣淼升任文化部副部长,同时执掌已11年空缺掌门人的“国宝”单位——故宫。 在郑欣淼上任的第八天,此前颇具争议的故宫百年大修,启动了第一个试点工程——武英殿建筑群修缮工程开工。2004年,世人目光再次落在武英殿时,那里已立起脚手架,争议、担忧、期待随之而来。故宫大...
10月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等待入场的游客众多。2日故宫接待游客数超过18万2千人次,再次刷新了历年接待游客最高值。故宫2日开放了34个售票窗口,比预计的30个再增加4个,达到了售票窗口的极限值。每年的10月2日和3日都是故宫一年来游客最多的时候。中新社发 张浩摄 由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博物馆与法律学术研讨会”于11月7日在京召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今后故宫博物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